这篇藤校招生官赞不绝口的文书,透露出4个写作秘门!_易伯华托福写作
托福培训,托福写作,托福写作测试,托福写作培训,托福写作课程,易伯华教育
一、耶鲁、哥大、宾大、斯坦福都喜欢的文书详解
先来看一篇《商业内幕》刊登的一篇获得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大、达特茅斯和康奈尔大学6所顶尖名校offer的申请者的文书,几位藤校招生官也对文书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录取情况一览:
Brittany Stinson拿到了5所常春藤大学的录取通知: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大,达特茅斯和康奈尔大学,被6所顶尖美国名校青睐,除了优秀的学术成绩,申请文书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写出了精彩的文书,但是作者Brittany承认,和广大学生一样,在1000字之内表达自己的特质并不容易,因此在动笔之前,就使劲想,想清楚自己有哪些性格特点,并锁定一两个集中描述。
在确定要给招生官展示自己的哪些特质后,她选择了用顽皮的语调进行描述:通过以美国人们熟知的场景到Costco购物作为引子,引起读者的兴趣,描述了一幅又一幅大家熟悉却从未深刻研究过的画面,从而顺理成章带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永不停歇的求知欲。
下面来看她这篇文书的几大亮点:
文书亮点一: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Nelson Ureña曾在康奈尔担任本科招生工作,他说: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接着读下面几段,她的故事慢慢聚焦起来,随着她的描述,读者在脑海里也会升起一幅画面。
达特茅斯学院的前招生主任David Jiang说,身为招生官,短期难要阅读数百篇申请材料,学生需要展示ta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让招生官在一天工作结束后还有印象。而这篇文书之所以能让人记住,是因为她独特的阐述角度。当我看到文章开头描述一个2岁的女孩飞奔去Costco要免费的样品时,我不由自主读下去想看个究竟。
文书亮点二:凸显个人优点,看完文书,成功让读者产生好感
除了巧设悬念,通篇文章的描述能让读者对作者产生好感。这也是文书的亮点之一。Nelson Ureña说:『在看文书前,我对Brittany一无所知,但看完文书,我想对这个充满求知欲的、机智的、丰富幽默、善于表达的年轻姑娘了解更多。她的文书成功在能让读者对她产生好感。』
宾大招生官Hirschfeld Legatt也同意这一点,并说,从招生官的角度看,那些脱颖而出的申请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让别人喜欢,即让人对ta产生好感(招生官肯定不会录取自己不喜欢的学生)。
"From the undergraduate committee perspective, students who stood out had only one thing in common: likability," Hirschfeld Legatt said.
而除了冷冰冰的成绩,能让别人对你产生喜欢的也只有文书,通过文书展示你的个人品格,可见文书在申请名校时有多重要。很容易想象,招办的老师们在阅读文书时,忍不住发出会心一笑,从而深深的记住了这个优秀幽默的申请人。
"By the end of the committee discussion, admissions officers would be most excited to admit and eventually meet students whose essays could illuminate the unique identity of the person behind the application," she continued.
文书亮点之三:动词用得精准
康奈尔前招生官Nelson Ureña说,我还注意到了 Brittany 在文书中的用词,如果你回过头再看这篇文书,并把所有的动词标亮,你会发现这些词都是精心挑选的,它们不仅描述了动作,还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比如: charged, rampaging, widened, sliced, sprinted, touch, taste, stick, explore, scour, whisked, scaled, survey, towered, navigate.
夸了这么多,Nelson Ureña也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从我个人来说,我会建议Brittany减少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使文章简短,更容易阅读。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
宾大前招生官Hirschfeld Legatt说,Brittany有讲好故事的能力,她的文书最大的优点是绘声绘色地展示了她是一个怎样的人。通篇读完,我们形成的印象是这个女孩有见地,有创新思维,幽默风趣。我尤其记得一个既发人深省又忍俊不禁的句子:'If there exists a thirty-three ounce jar of Nutella, do we really have free will?'
二、4个可以展现你个性的小技巧
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让你能够更加轻松地在申请文书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在阅读的时候,也请牢记,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小技巧,大前提都是要在文章中遵循两个黄金原则: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带来改变的力量。这是美国大学招生官极为看重的。
1、适当地加入幽默感做调剂
以笔者从业六年的经验来看,幽默感是中国学生在申请中最为欠缺的东西。难道是因为中国学生比其他国家的学生都更苦吗?答案还真是这样的。
很多孩子回想起自己以往的十几年人生,往往都充满了艰辛,于是写出来的文章也充满了血和泪,苦得像小白菜一样。再加上中国的基础教育往往强调严肃的、抒情的文风,不鼓励轻松俏皮的文风,导致众多学生的文章都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似乎不把招生官煽情得掉下几滴眼泪来就不算成功。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篇文章能够表现出幽默感,让招生官嘴角上扬,就会很容易地跳脱出来,显得与众不同。
2、从看似平常的兴趣爱好中挖掘出独特的点
在激烈的申请竞争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大神」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爱好,比方说我辅导过的获得达特茅斯全奖录取的孩子从八岁就开始学习说快板,获得康奈尔大学录取的学生则能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一条栩栩如生的喷火龙,不用胶水、剪刀或者木棍,只凭借一双手就完成全部工作。
他们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一般人不会注意的领域,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使得他们显得非常有个性。如果你现在离申请还有一段时间,也不妨多关注关注这种生僻的领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能够在某个领域做精做专,在申请的时候也能拥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如果你没有过多的时间,也没有这种另辟蹊径的兴趣爱好,就尝试在看似平常的兴趣爱好里挖掘出不一样的点来。
这里笔者要用一个录取了纽约大学的学生做例子。她的兴趣是享受美食,想必许多吃货都跟她有深刻的共鸣,没有人会拒绝一顿丰盛的佳肴。可是仅仅在文章中描述自己有多么喜欢美食,这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指导着她去思考美食与生活的关系,寻找一个可以切入的点。
最后我们将切入点落在了「乡愁」之上。一个地方的美食,往往是与这个地方的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能够通过品尝美食,回溯家乡的文化,乃至祖国的文化,那么「吃」这个活动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于是在她的文书中,她描写了自己因为在海外求学,总是很馋外婆做的辣子鸡丁,于是在美国高中办了个「文化厨房」的活动,让大家把自己的家乡菜带来厨房烹饪,分享自己儿时记忆中最好吃的菜。这样她就超越了一般吃货的境界,把品尝美食变成了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
3、融合家庭背景
说到家庭背景,这个往往是中国学生忽视了的资源。父母的人生经历要比学生本人的丰富得多,父母的身上也许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诉说,成为学生自己的故事的楔子。比方说父母早年在商界的艰苦打拼,可以作为学生从商的动力;又比方说父母对国学的热爱,可以启发学生在传统文化领域的探索。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在文书中适当地展现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利于招生官了解到你成长的环境,从而对你有个更好的认识。不过家庭背景固然可以凸显,写的时候要注意主次分明,不要让一篇文章变成专门介绍你父母的个人陈述,让你自己变成陪衬。
为了让大家把握好描写家庭背景的度,我要用一个录取了史密斯学院的学生的主文书做范例。她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在非洲的苏丹驻扎过一段时间,她也在那个极度贫穷且面临着内战危机的国家呆了一整年的时间。那个时候孩子的年纪并不大,只有八九岁。所以她在初稿里完全没有提到这段经历,认为不是很重要。
但是我和她面谈之后,意识到这段经历是让她与同龄人区分开来的重要的点,童年时期在苏丹的经历,能够跟她之后的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很好地解释她为什么要关注那些社会边缘的人群。于是我指导着她在主文开头,描述她在南苏丹的时候,见到那些因为内战而逃亡到城市里露宿街头的人们的震惊感,然后再接上她长大之后帮助他人的行动。这样,她的家庭背景让她的活动升华了一个层次。
4、制造不同特点之间的反差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开始思索,如果缺乏幽默感,又没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也非常普通,是否就很难在申请文书中表现出个性来了?先别急,还有一个能够迅速上手的技巧,那就是寻找出你的两个差异最大的特点,将他们放在同一篇文章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娇小可爱的女孩子,你可以描述自己特别喜欢看橄榄球联赛,还想去打一打,体验一把在赛场上撞人或者被人撞飞的豪爽感觉。在现实生活中,反差可能会出现在各种各样的领域,如果能够把这些反差提取出来,写到文书里,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免费1对1规划学习方法
哈佛大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