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英国丨001 英国国王接见的第一位旅英华人

英国本科留学申请,英国大学留学服务,英国留学费用,英国院校申请,英国留学专业,英国留学方案规划,易伯华留学服务
沈福宗(Michel Chin-fo-tsoung),1657年-1692年,生于南京,是早期到达欧洲的中国人之一。1681年随比利时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由澳门启程前往欧洲,一路游历了荷兰、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六国。他们一行分别与罗马教皇和法、英两国国王会见,并结识当地社会名流。沈福宗出国时随身带有中国儒家经典和诸子书籍四十多部,因此也就把中国语言文字、儒家道德哲学和波动说等文化传到欧洲,帮助西方学家从事汉学研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可能也是最早见识科学革命后欧洲的中国人。早年经历顺治十四年(1657年)沈福宗出身于一个父母都信奉天主教的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草药医生。沈福宗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医、炼丹术也略有所知,但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他在结识当时在江南传教的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后,从其学习拉丁文。康熙二十年(1681年),柏应理奉召向罗马教廷陈述康熙皇帝对“仪礼问题”(Question des rites)的立场。离华之前,他约定与时年二十五岁的沈福宗和五十岁的吴历等中国人同往欧洲。吴历可能因体弱多病而未能成行。英国之行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伦敦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会面。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中国人来到英国。詹姆斯二世年轻时就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是王储时就观看中国戏剧、阅读中国书籍。在与沈福宗会面之后,詹姆斯二世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并让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为沈画像,并将画挂于其国王卧室。
沈福宗在牛津(一说在宫廷宴会上)遇见了汤姆斯·海德(Thomas Hyde),二者共同探讨了中国历史、哲学和语言等问题,沈福宗还教了海德一些中文,他们之间应该是用拉丁语交流的。沈福宗还能对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国书籍一一分类,同时描述它们的内容,这都是当时期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此外,他还向图书馆人员展示了如何翻阅中文书籍。詹姆斯二世希望他能在英国旅行期间帮助编撰牛津大学图书馆中文书籍目录,沈福宗接受了这项任务。
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伦敦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会面。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中国人来到英国。詹姆斯二世年轻时就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是王储时就观看中国戏剧、阅读中国书籍。在与沈福宗会面之后,詹姆斯二世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并让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为沈画像,并将画挂于其国王卧室。
沈福宗在牛津(一说在宫廷宴会上)遇见了汤姆斯·海德(Thomas Hyde),二者共同探讨了中国历史、哲学和语言等问题,沈福宗还教了海德一些中文,他们之间应该是用拉丁语交流的。沈福宗还能对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国书籍一一分类,同时描述它们的内容,这都是当时期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此外,他还向图书馆人员展示了如何翻阅中文书籍。詹姆斯二世希望他能在英国旅行期间帮助编撰牛津大学图书馆中文书籍目录,沈福宗接受了这项任务。染病去世在英国居住了两年之后,沈福宗回到法国与柏应理重聚,然后又一起在比利时居住了一段时间,最后从比利时前往荷兰,等待商船返回中国。1692年,沈、柏二人搭载荷兰商船启程返华,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时,沈福宗突然染病,于9月2日在非洲东南葡属东非(今莫桑比克)附近去世,享年三十六岁,虽然未能实现自己作为一名耶稣会神父回国传教的理想。不过,作为大航海时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沈福宗的故事已经为人们所记取。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国际教育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